涉农工科大学生校企一体化就业创业平台建设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就业创业是最大的民生,面对就业压力加大形势,着力培育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引擎,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把创业和就业结合起来,以创业创新带动就业,催生经济社会发展
就业创业是最大的民生,面对就业压力加大形势,着力培育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引擎,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把创业和就业结合起来,以创业创新带动就业,催生经济社会发展新动力对提高院校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作为涉农工科类专业高等教育单位之一,中国农业大学工学院致力于探索涉农工科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模式,将自身科研优势与企业平台优势相结合,进行校企一体化就业创业平台建设[1]。
一 校企一体化就业创业平台建设内容:
1.量化分析涉农工科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现状以及相关知识需求,依托学院与相关企业的合作关系,选定典型企业进行实地调研,形成调研报告以及研究报告,初步构建校企一体化的就业创业指导服务模式[2]。
2.依托相关合作企业,引领学生走进企业,深入了解企业商业运作模式,建设“以企业为主体,服务高校大学生”的创业实践。
3.依托学院就业创业指导老师以及就业创业中心软硬件条件,引入企业校友资源,进行系列就业创业指导课程,组织院内学生开展就业创新创业品牌活动,建设“以学院为主体,企业参与”的就业创业指导平台[3]。
二 校企一体化就业创业平台建设意义
(一) 理论意义
本项目对涉农工科大学生目前就业创业能力的发展现状进行量化研究,评估现状。涉农工科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是一个抽象的概念,需要建立评价体系,通过指标体系评估、量化分析等方式评估目前现状,该评估方式不仅可以对涉农工科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进行具体量化,还可以基于此进一步探索培养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的模式,能进一步丰富对涉农工科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培养的方式。
(二) 实践意义
本项目聚焦涉农工科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依托工学院与国内多家农机企业的密切合作,建立校企一体化创业平台,实现校企资源共享、创新成果共建,探索涉农工科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及能力培养模式,对同类高等院校相关学科领域的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具有借鉴推广意义。
三 中国农业大学工学院在校企一体化就业创业平台建设上具备的基础条件
人员:工学院学生教育管理科多位老师具有就业创业相关资格指导证书,就业创业指导人员充足,并且工学院多位老师都与有关企业保持着密切的合作关系,对企业的运营特点有着较为深入的认识,能为同学们进行就业创业活动提供必要的指导。
场地:工学院拥有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心,中心面积400m2,用于学院同学开展相关就业创业活动。中心可以很好地为创业活动提供培训场地以及交流场所。
经费:工学院有专门用于科技创新的经费,并且也拥有企业支持的创新基金,为工学院学生开展创新创业项目提供了充足的资金支持。
硬件条件:工学院大学生就业创业中心拥有计算机十余台套以及多媒体教学设备,为就业创业活动交流培训以及同学们查阅相关资料提供了有力保障。
四 校企一体化就业创业平台建设过程
1.完善就业创业工作体系。学院建立了一个领导小组、两条线的就业创业工作体系和就业创业工作通报制度,通过“年级辅导员与班主任”、“就业创业工作人员与联系人”两条线开展就业创业工作。
学院就业创业指导中心专门配备了就业助管协助做好就业工作,依托就业创业导师一对一指导做好创业工作。每班级设立一名就业联系人,定期召开就业联系人会议,传达学院学校的相关精神,上报各班同学就业状态。年级辅导员和就业联系人、导师与创业团队负责人之间通过各种通讯方式进行联系,建立了一条畅通的上传下达的渠道[4]。
2.就业服务全程指导。要想做好全院的就业工作,首要的环节是要唤起毕业生的就业意识,了解毕业生的就业意向,继而是提升毕业生的就业能力[5]。
每年10月左右,我院专门为毕业生召开就业动员大会,向他们介绍我院近几年毕业生保研、考研、出国、工作等详细数据分析,使毕业生对自己将来的就业去向选择有一个较为明确的认识。并要求毕业生提前进入就业状态,自觉了解就业信息,主动寻找就业机会。同时,邀请就业创业优秀导师团队对毕业生进行简历修改和群面指导,通过实例讲解简历制作注意事项;现场模拟应聘群面情景,在实践中总结经验,修改不足。
招聘会针对不少同学简历投出后石沉大海的情况,我院就业工作人员再次为学生面对面修改简历,让已经找到工作的同学为就业困难的同学讲述自己的求职经历等。
文章来源:《安阳工学院学报》 网址: http://www.aygxyxb.cn/qikandaodu/2020/0826/354.html